2019英雄会T3挑战赛简介
2019第十四届阿拉善英雄会T3挑战赛分为分为专业组、大排量组(3.1以上)、小排量组(3.0以下含3.0)、巾帼组四个组别,比赛分为两个部分:排位赛及决赛;排位赛每一车组选出一台参赛车辆及赛手作为代表参赛,比赛地点在五星赛场,按报名顺序发车。排位赛成绩不带入决赛,只决定决赛发车位置。决赛为三车团队参赛,赛道在腾格里沙漠。决赛赛段为长度约156公里的环形沙漠赛道。
1、每6台车为单一发车组。
3、排位赛单人单车,每一车组选出一台参赛车辆及赛手作为代表。
1、每组别前十台车发车间隔2分钟,第十一台开始发车间隔1分钟。
7、PC及WPV点:PC点严格核对车号,严禁1名车手拿本车组以外其他车组的时间卡,一车一卡、本车本卡。
(2)每缺一PC点罚时1小时(本车组3张时间卡累计罚时);
往届回顾
自首届的多数车队懵懵懂懂的跑进沙漠,那时候连轮胎放气弄不明白的我们依然跑完全程,当然,40公里的赛道也会成为一些赛队的炼狱之旅,到去年142Km的路线,虽然距离和难度都在增大,但现在赛手呈现出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驾驶技术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面对沙漠更多的是坦然与沉着。经历了13年的T3沙漠挑战赛,从对沙漠的初识、了解到熟识,是一段必然的成长历程,伴随着英雄会前进的步伐,我们渐渐成熟起来。从翁牛特、库布其再到腾格里,我们一路长大。
2006
2006年翁牛特英雄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6支省级代表队、近300辆越野车、1000余人参加了盛会。首届T3挑战赛,有15支队参赛,5支完赛。
T3(Team 3 Challenge)挑战赛是翁牛特英雄会的主要活动,由每个省级大队选派3车组成赛队参加沙地穿越比赛,比赛路线为环形沙地,赛道长度约30公里,赛道构成多为大起伏综合沙地,赛道一共设立7个打卡点,一个赛队队3辆赛车全部按顺序通过7个打卡点,得到21个打开点数再冲过终点才算完赛,赛队从发车之后6小时不能到达终点队车队,算超时退出。
每支赛队最少须有一辆排气量在3.0以下的采用四缸发动机的车辆,不限制增压、不限制改装,每支赛队的参赛人数不得超过7人,其中一人兼为大队军记。
2007
2007年库布其英雄会,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54个车队,500辆车、1000余名族友。本次挑战赛的赛道无论从地形地貌的综合性、趣味性和难度而言,都荣居目前国内比赛的领先地位。
本届T3沙漠挑战赛将在库布其沙漠核心区域进行,沙漠赛道为环形,行驶里程约55公里,全部为纯沙漠地带,其中后半程为落差较大的连续沙丘。决赛赛道共设5个打卡点,实行双重限时制:起点至第二打卡点限时2小时,全程限时7小时。决赛在雨中进行,由于绵绵的细雨将沙漠打湿,使赛道较晴天时好走了许多,即使这样,也丝毫未减比赛的激烈和残酷程度,最终39支车队完赛。
2008
2008年七星湖英雄会,参与的族人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连同观光车辆共计五百多部越野车相会在七星湖。本届T3挑战赛决赛赛道为全长约80公里的沙漠路段,参赛车队共计67支,26支车队在规定时间内完赛,完赛率仅有40%。
预赛赛道为英雄会大本营旁的封闭式沙丘赛道,每支赛队的3辆车必须同时参加,计团队成绩,预赛发车次序由抽签决定。决赛发车次序由预赛成绩决定,成绩优胜者先发。赛队之间的发车间隔为3—5分钟。决赛赛道为花瓣型设置,起点和终点均在大本营。赛道暂定设5个打卡点,车队须按照顺序领取通行卡,全程限时8小时。
2009
2009年七星湖英雄会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腹地七星湖畔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3个省市,63个车组,189辆参赛车辆,400名车手,2000多名观光车友和国内各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本届跟往届不同,T3设置了90公里长距离决赛。其中设置了4个PC点,最大给时8小时。每辆赛车均按照顺序领取通关卡,实行终点、拦截点双重限时制。PC3到PC4难度比较大,有高达200米的大沙梁会给车手造成不小的麻烦。本届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派出了赛事督导,中国车王卢宁军也热情满怀的参与到赛事活动中,体验一把民间越野盛会的乐趣。
八小时的限时对于高难度的、长达90多公里的赛道来说,是非常紧张的。加之今年赛道的设计比往年更具挑战性,PC3到PC4之间那连续不断的、巨大的倒板坡沙山傲然矗立,成为了赛手们最严峻的考验。为保证赛事质量,本届T3挑战赛将对参赛队伍数量进行限定,各省大队限两支参赛队;各直辖市大队限五支参赛队;各中队、分队、专业赛队、车友会、越野俱乐部仅限一支参赛队。
2010
2010年崇礼英雄会告别了熟悉的大漠黄沙,来到了泥泞的河谷。本届参与英雄会的人员人数约三千人。参赛车辆270辆,参与车辆1500辆。
本届T3河谷挑战赛决赛赛段分为2个赛段,其中特殊赛段约为30公里,行驶赛段约为30公里,总比赛路程约为60公里。第一赛段路况以含水型河谷泥沙地为主,赛段宽度在30-100米之间。此赛段最能体现T3团队配合的赛制特点,要求车组内各赛车之间能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完成比赛。个别涉水路段貌似平淡无奇中却蕴含极大的陷车危机。第二特殊赛段以鹅卵石河滩路况为主,比赛车辆在保持合理速度下可平稳安全通过。尽管赛道中乱石遍布,但比赛车辆如果能在领航或头车的正确导引下可寻觅到最优的通过路线。此外该路段中有部分采砂后形成的自然屏障,这既可成为你前进中的障碍,但也可成为你超越对手的关隘。最终,有63支车队完成比赛。
2011
2011年第六届阿拉善英雄会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万余人参与,其中越野e族会员5000余人,除参赛车队180支、赛车540辆外,还有3000余台观光车辆和百余辆ATV与会。
为提高安全性和观赏性,今年的T3采用环形赛道。T3赛道单圈长度约30公里,总计5圈,赛道总长约150公里。预计赛道全程用时为4小时,最大给时(关门时间)为8小时。T3挑战赛最终成绩排位以完赛用时为据,用时少者排位在前。完赛用时的计算方法为:通过终点的时间-发车时间+罚时=完赛用时。T3赛道内设置4个PC点,采取双通关卡制。T3赛队各赛车的通关卡上需集满全部7个PC章,每漏盖一个PC章将被罚时2小时。最终,有66支车队完成比赛。
2012
2012年第七届阿拉善英雄会在阿左旗巴彦浩特通古勒格淖尔地区举办。来自北京、辽宁、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的181支车队的1086名参赛选手和7300多辆越野车相聚阿拉善,尽情领略大漠的神奇雄浑、浩瀚壮阔和阿拉善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本届T3挑战赛沙漠路段赛道全长约130公里,是历届英雄会中最长路段。含盖高沙、A型梁、矮沙丘、沙漠路。其中被称为高沙区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pc2-3左右的位置有些沙梁需要翻越,只要选好路爬过去还是很轻松的。总体上来说其实比较费时费力的并不是所谓的沙梁,而是和去年比赛差不多的那种小沙梁,有些地区的沙梁走向并不固定,在翻越这些沙梁时如果纵向通过是个很头疼的问题,因为沙梁并不大,但可以正好卡住底盘,这种沙梁比较太多,让人防不胜防。
2013
2013年第八届阿拉善英雄会来自全国各地的270余支赛队进行了激烈角逐,本次比赛赛道总长150Km,设置4个PC点,最大给时6小时。
本届赛道全长150Km左右,高沙区不多。今年赛段比较拼耐力,难度不大,但不好跑。发车5Km要走1条草区路,硬土路,很窄,禁止超越前车。到达强制通过点1后左转跳进沙漠,50Km后你可以见到高点的沙漠。高沙没有给太多,是为了更多的人员完成比赛并保证安全。最后10Km是高速赛段,沙漠路。
本届比赛赛队数量达到历史之最,其中不乏知名车队,比如熊猫车队、天河巴吉车队等,江耀桓、黄凤革等为数不少的知名赛手参加了比赛。沙漠里刮起了大风,这给车辆的导航与驾驶增添了不少困难,比赛进行的异常激烈,复杂的地形条件加上漫天飞舞的狂沙的干扰,给参赛车辆制造了不少麻烦,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车队力克困难,最终完成了比赛。
2014
2014年第九届阿拉善英雄会T3决赛于10月6日早上8点30分在阿拉善英雄会大营发车,从预选赛中脱颖而出的100支车队、300台赛车、600名会员参加了这次比赛。
本次T3决赛赛道为全沙漠路段,共设立3个PC点、6个WPV点,全长115公里,部分赛道与T3预选赛重叠,决赛形式和往年基本相同。
本次赛事首次启用专业拉力赛中使用的驻车、超车报警器,由越野e族提供,佳宏GPS协助安装调试。部分线路和中国大越野比赛线路重叠,让来自民间的越野e族会员能够在英雄会赛事中感受到专业拉力赛的比赛线路。通过淘汰制的预选赛,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最终决赛人员车辆的整体实力。
2015
2015年第十届阿拉善英雄会T3挑战赛与2014年有所区别,并未设计预赛淘汰制。最终,273组赛车成功发出183组,共有约549台赛车、1000多名会员参加了此次比赛。
本次T3挑战赛决赛赛道为全沙漠赛道,共设有4个PC点,赛道全程约为142公里。今年的赛道难度级别可谓是历年之最,难度相较往年提升不少,尤其是PC3段,大约有4道大沙梁需要翻越,并且PC3点的沙山相对落差已经达到1400m,对于赛手的自身技术、赛车车况要求甚高。
本次T3赛启用全新的组队模式,即一个赛队中至少需要有一台民用量产型越野车参加比赛。也就是说,往年3台专业级赛车全面统治比赛的王朝已经陨落,新赛制对于那些驾驶民用越野车的会员车手来说将更加有乐趣、更加公平,同时,全民用越野车赛队夺冠的几率也随之大大增加。
2016
2016年第十一届阿拉善英雄会T3挑战赛,进行了详细的分组,包括专业组、量产组和小排量(量产组)的区分,这些区别让比赛进行起来更显公平合理。
2016年T3赛道的难度等级在国内赛事中也算是最高级别的,全程120Km的纯沙漠路线涵盖了连续沙丘和高沙区;除了今年环塔时克里雅河那种浮尘和沙漠并存的极端例外情况外,T3赛道的难度丝毫不亚于其他国家级大赛水平。
2017
2017年第十二届阿拉善英雄会T3沙漠挑战赛共有100余支车队300余辆赛车报名参赛,在赛事分组方面依旧延续了去年的专业划分规则:共分为无限改装组、量产大排量组(3.1及以上排量)、量产小排量组(3.0及以下排量)、巾帼组共四个级别。
本届T3沙漠挑战赛依旧沿用了预赛+决赛的竞赛方式。决赛依旧为三车参赛,在五星赛场环绕一圈之后进入沙漠长途赛段。决赛规则为前10组赛车间隔2分钟发车,从第11组之后采用间隔1分钟发车的顺序依次发车。
2018
2018年第十三届阿拉善英雄会T3挑战赛,共分专业组、量产大排量组(3.1及以上排量)、量产小排量组(3.0及以下排量)、巾帼组四个组别,采用了预赛+决赛的竞赛方式。
本次赛道难度级别与去年基本一致,赛道长度依然保持在142公里左右,三车参赛,在五星赛场环绕一圈之后进入沙漠长途赛段,开始环形120公里的沙漠赛段。
从五星赛场出发,沿小天鹅湖—kiss湖—阿木神湖—圣水湖—金色沙海---艾伊特湖这些湖泊作为本次赛道串联点。其中从阿木神湖出来至沙漠珠峰一直到金色沙海难度提升,为整个赛道最为艰苦一段,这也是从2011年阿拉善T3英雄会以来在各项赛事中首次选取顺时针本段,这里高沙林立,尤其是全部为倒扳坡,赛道难度系数高,会成为很多人脑海中长久的记忆。
T3的征程就是13年英雄会的缩影。13年的时间不算长,首届T3赛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13年的时间不算短,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已银丝初现。
伴随着T3的脚步,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前行,因越野我们收获了不同寻常的快乐,因越野我们得到携手一生的兄弟。精彩与共,我们无悔于此生。
本文综合整理于论坛,感谢所有英雄会的记录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