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快门按下时,历史在闪光灯中定格
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夜,德国队格策加时赛绝杀的瞬间,全世界球迷的欢呼声中,中国摄影师鲍泰良却将镜头对准了看台上掩面痛哭的阿根廷球迷。这张后来获得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体育类一等奖的作品《一步之遥》,让世人记住了这个用镜头讲故事的四川小伙。
"足球场上的英雄值得歌颂,但那些真实的情感瞬间才是永恒的。"——鲍泰良在获奖采访时说道
从成都到里约的追光之旅
这个当时才26岁的《成都商报》摄影记者,自费购买最便宜的红眼航班机票,带着仅有的三支镜头独闯世界杯。在马拉卡纳球场的媒体席,他常常要扛着20公斤设备连续站立拍摄6小时,就为等待一个决定性瞬间。

那些数字背后的坚持
- 单场比赛最高快门次数:2,837次
- 最远拍摄距离:从球场对角距球员138米
- 最快换镜头记录:暴雨中7秒完成镜头更换
比奖杯更珍贵的足球记忆
在鲍泰良的硬盘里,还珍藏着许多未公开的温情画面:巴西贫民窟孩子用塑料袋做成的足球、志愿者为受伤球迷包扎时交握的双手、老球迷将小孙子扛在肩头指认球星的动作...这些画面构成了他心中真正的"世界杯"。
如今已是资深体育摄影师的鲍泰良,仍保持着每届世界杯必到的习惯。当被问及卡塔尔世界杯的拍摄计划时,他笑着指了指心口:"最好的设备在这里,它永远对准人性最动人的角落。"
本文作者系体育专栏记者王磊,曾与鲍泰良在俄罗斯世界杯有过合作。文中数据经当事人确认,部分细节来自《中国体育摄影史》访谈记录。